在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力度的大趨勢之下,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裝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農用地膜等領域有望實現廣泛應用,但行業距離爆發式增長仍需時日。
降解塑料需求空間達千萬噸
塑料垃圾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來自家用電器、建材、
汽車中的大件塑料;一類是來自日常生活消費和農業生產用的塑料薄膜。
前者單位體積大,容易和其他廢棄物分離,因而適合通過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實現廢棄塑料的無害化處理。而后者單位體積小,難以實現高效的分離,回收再生的成本高,而且由于回收再生的塑料在衛生性能上會有所下降,因而不適用于食品包裝、餐具等食品級應用領域。
因此,生物降解塑料將重點在難以通過回收實現污染防治的包裝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和農用地膜實現廣泛應用。
圖:白色污染的四大主要來源
據國信證券測算,上述四大重點領域對降解塑料的潛在市場空間合計約1019萬噸,其中:
包裝薄膜(潛在空間 864萬噸);
一次性塑料袋(潛在空間 61萬噸);
一次性餐具(潛在空間 17萬噸);
農用地膜(潛在空間 77萬噸);
假設可降解塑料滲透率為31%。
據東吳證券測算,到2025年,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 500 億左右的市場規模。
根據年初發改委的《意見》及農業部對農膜的管理規定,東吳證券梳理了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2025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100萬噸、70萬噸、50萬噸和30萬噸,合計形成約250萬噸的市場空間,5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據華安證券測算,保守假設各地區“禁塑令”“開始執行”的替代率10%、“進一步推廣”的替代率20%、“完成替代”的替代率30%。
到2025年,預計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238萬噸,市場規?蛇_477億元;
到2030年,預計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428萬噸,市場規?蛇_855億元,
需求總體呈現減緩上升的趨勢,我國未來可降解塑料市場空間較大。
需求量放量三大催化因素
國信證券表示,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政府行動是重點。降解塑料政策實施的直接困難在于成本較高和環保意識和習慣的形成,在此基礎上演化的催生因素可以總結為三點:
1、限塑令政策和執行力度。
2、全民環保意識的增強。
3、技術進步和政府補貼帶來可降解成本的下降。
行業滲透前期關鍵因素在政府行動,如果未來政府出臺針對可降解塑料的補貼政策提高市場需求量,啟動行業的規模經濟性帶來成本下降,或者生產工藝取得突破使得可降解塑料與傳統塑料持平,行業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1、群眾對限塑令接受度較高,可降解塑料推廣初現成效
根據媒體報道,重點城市的大中型商場中已普遍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替代普通塑料袋。媒體調研效果也顯示,群眾對限塑令的接受程度較高,未來有利于可降解塑料的持續滲透。
根據愛濟南的調研結果,“限塑令”政策實施效果明顯,市民和商家環保意識顯著提高。在回答“您如何看待濟南市出臺的‘限塑令’政策”問題中,有128人選擇“十分有必要,會積極響應”,占81.01%;選擇“有點作用,勉強可以接受”和“作用一般”的均為14人,各占8.86%;選擇“毫無作用”的 2人,占1.27%。
2、政府積極督查“限塑令”落實情況
現階段各行業對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程度主要靠政策推動,因此政府對“限塑令”的督查力度就尤為重要。
以黑龍江省政府針對“限塑令”的督查情況為例。根據賢集網報道,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排查聚乙烯農用地膜和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 23家,檢查流通領域農用地膜經銷企業147家,塑料購物袋銷售業戶 258戶,一次性塑料棉簽 89家,藥品零售藥店 2300多家。
A級旅游景區有餐飲堂食服務的162家,除1家停業2家關閉外,全部落實“旅游景區內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要求。各項檢查中未發現制造銷售厚度小于 0.025毫米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聚乙烯農用地膜的情況。藥店、書店、超市等場所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數量大幅下降。
全面完成黑龍江省郵政快遞業“9792”工程任務。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10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率84%,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6%,累計設置標準廢棄物回收裝置共1071個。
在塑料垃圾回收清運處理及專項清理方面,全省14個重點用膜縣、市(區)已建設廢舊農膜回收處理廠,設立臨時堆放場所,配備運輸車輛,探索建立廢舊地膜回收體系。2019年全省農用地膜、棚膜回收率為78%,2020年回收率預計可達到82%。在執法監督開展方面,在郵政快遞包裝業,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 315次,下發整改通知4份,對企業提出口頭警告 53 次。
從督查力度和效果來看,省級層面的政府部門對塑料污染治理的問題較為積極和重視。后續隨著國內政府對該政策的持續推進之下,可降解塑料有望持續提升滲透率。
限塑令重視程度:浙江、上海、河南、海南最重視
3、限塑令存在執行不到位情況,但相關產業人員已經形成共識
各地限塑令在大多數大型超市以及大中型餐廳落實較好,都會提供可降解塑料袋或者可降解餐盒,大多數面包店奶茶店都已將塑料餐具改變為紙餐具或者可降解餐具。
但是在農貿市場以及個體小型餐館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大部分商家依舊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很多小店家表示對限塑令不知情。這說明限塑令當前主要是僅僅覆蓋了大中型商店,在個體戶商店落實情況亟待提高。
在廈門網的采訪中,多家餐具廚具批發行依然在銷售已被禁止生產、銷售的發泡餐盒,店主表示發泡餐盒仍有市場,但是同時表示"清理完庫存,就不會再賣了,廠家已經不再生產了",說明雖然不可降解塑料仍在銷售,但各經銷商處于去庫存階段,很多廠家已不再生產,庫存清理之后限塑令執
行情況可能會有所好轉。